董宇辉收购与辉同行全部股权,有能力的员工为什么总是与公司分道扬镳?
董宇辉在2024年7月25日宣布离职,并以人民币7658.55万元收购与辉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董宇辉在完成此次收购后,正式告别东方甄选,并不再担任公司雇员及高级管理层职务。
为了感谢董宇辉对公司的贡献,俞敏洪已寻求董事会及薪酬委员会批准,将与辉同行的所有未分配利润1.4亿分派给董宇辉。与辉同行将从东方甄选独立出去,由董宇辉个人持有其全部股份,从而实现独立运营。
以上消息宣告之后,到7月26日,东方甄选的股票下跌超25%。我们作为吃瓜群众,见证了董宇辉和东方甄选的相互成就,围观了他们的小作文骂战,现在迎来了他们分道扬镳。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自2021年起,国家实施了“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对教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学科类培训机构受到严格限制或被迫关闭。
新东方作为教培行业的领头羊,课外培训业务受到限制,新东方通过转型直播带货,2021年12月开通“东方甄选”直播间,通过知识输出和商品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开创了一条全新的直播电商道路。
东方甄选花了六个多月的时间运行,也仅仅是积累了一百万的关注,但从一百万到三百万,仅仅用了三天。在之后的三天时间里,东方甄选的粉丝数量暴涨到了一千万,到了6月29日,更是突破了两千万大关。东方甄选直播间的爆火延续到了新东方的股市,从6月1日到16日,仅半个月的时间新东方的股票上涨了将近七成。
这是因为2022年6月14日,“中关村周杰伦”又一次成为了微博热门话题,而作为热门话题的主角就是董宇辉。
董宇辉在直播中,他介绍商品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对于玉米的介绍,他能从孩子们放学后一溜烟地逃到小巷中,谈到盛夏夜晚的星光和轻柔的微风,把玉米变成一种对家乡的怀念;在销售大米的时候,他讲起了长白山上的积雪,讲到了十月份的麦子像个智者一样垂下了头,具有画面感的介绍词引起了很多网民的共鸣。再配上他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更是将自己的真实性格展露无遗,用真诚打动消费者。可以说,董宇辉靠的不是自己的产品,而是带货输出的真实经历,以及自己的接地气的乡土气息。
董宇辉通过双语带货的方式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并迅速走红。他不仅在直播间中妙语连珠,还以中英文双语介绍产品,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正是这种独特的个性和才华,使得他在短时间内爆红网络,并带动了东方甄选直播间的爆火。
根据统计,6月以来,东方甄选的销量达到了6.81亿,成为了6月份销量唯一一个突破了六千万的直播间,稳坐第一名的宝座。东方甄选、董宇辉、俞敏洪等人的粉丝也在飞速增长,其中东方甄选直播30天,粉丝数增长了1952.69万,东方甄选之图书涨粉285.48万,主播董宇辉涨粉165.01万。
至此,他们成就了彼此。
冲突:小作文事件
2023年底,“小作文”事件引发了广泛争议。
事件起因于2023年12月初,东方甄选在其账号上发布了一则关于“吉林行”的预热视频,并在评论区置顶了一条解释文案来源的评论。该评论声称,董宇辉的小作文部分是由团队创作的,而非全部出自他个人之手。
这一回复引发了董宇辉粉丝的强烈不满,认为东方甄选小编“背刺”董宇辉并抢功,是对董宇辉个人才华的否定。
事件迅速发酵,董宇辉粉丝对东方甄选的直播间进行刷屏,表达对董宇辉的支持,并要求公司对董宇辉公平对待。
随后,东方甄选CEO孙东旭在直播间回应称,全程回应约10分钟。回应要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批评小编团队,工作带有情绪,沟通方式不恰当;
2. 由于小编团队的行为,董宇辉的情绪受到了影响,因此在12月10日临时决定不进行直播;
3.公司对董宇辉贡献认可,待遇上没有亏欠,其年薪不止网传的几千万;
4.向公司客户表达歉意,但坚决向饭匿行为说不,希望部分粉丝保持冷静。
但粉丝并不买账,而且由于孙东旭还在直播中展示了自己较为情绪化的处理方式,例如摔手机等行为,这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事件迅速发酵,导致东方甄选股价大跌,三天内累计下跌超过19%。同时,东方甄选的粉丝数量也出现了大量流失,有报道称掉粉近10万,甚至有媒体指出掉粉达到12万。
随后,为了平息舆论风波,俞敏洪专门下场致歉,并指出了公司运营中的问题,东方甄选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俞敏洪出面道歉并表示此事是公司内部处理不当导致的汹涌舆情。接着,董宇辉与孙东旭在直播中进行沟通,并坦诚讨论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此外,东方甄选还宣布解除孙东旭的行政职务,由俞敏洪兼任CEO,并启动一轮大调整。
2023年12月22日,与辉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而俞敏洪担任监事并为公司实控人。然后以该公司认证,开通新的直播间“与辉同行”,由董宇辉运营,2024年1月9日首次开播。
至此,他们貌合神离。
分道扬镳
自从董宇辉离开东方甄选后,“与辉同行”成为了他的主要工作平台。“与辉同行”直播间在首次开播时就取得了巨大成功,销售额迅速增长,粉丝数量也有显著提升。
在2024年1月9日的首播中,“与辉同行”直播间在线人数迅速超过10万,开播20分钟就收获了2亿点赞,并成为抖音小时榜、人气榜双料冠军 。
与辉同行的账号粉丝数量在2024年6月已突破1900万 。
2024年7月15日,董宇辉邀请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进行了一场访谈节目,直播持续4小时,全程在线人数超10万,累计获得1.7亿点赞,稳居抖音带货总榜第1名 。
2024年7月25日董宇辉宣布离职,收购与辉同行股权,彻底和东方甄选或者说是新东方告别。
为什么特别优秀的员工最后总是会离开公司?
对于公司来说,公司需要优秀的员工,但是不能需要太优秀的员工。
公司为了稳定和长久发展,会通过制度以及架构把工作分解,然后把员工原子化,让每个员工各司其职,又不至于无无法替代,这样无论哪个员工离职,公司都能通过招聘新员工接手离职员工的工作。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肯定好找。普通的员工好找,优秀的员工就比较难找了,而且越是能力顶尖的员工就越少。
一旦这种非常优秀的员工离职或者被竞争对手挖走,那么公司短时间无法找到新的人代替的,那么公司的运营就受到影响,甚至因为某个员工离职,公司最终倒闭的也是出现过的。
早几年还出现过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原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闹剧。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公司就会制度约束员工,这样会浪费优秀的人才,让优秀的员工不能发挥全部的实力。
而优秀的员工往往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这种限制会让他无法适从。
如果员工不能及时跳出这种环境,时间长了,就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就会逐渐的变的平庸,只能完成他负责的那一部分工作。
但是一旦想跳出这种限制,那就不可避免的会和公司产生冲突,最终的结果就是要么被吸收成为合伙人,要么就另起炉灶,成立自己的公司。
董宇辉的经历就很明显是这种情况,所以特别优秀的员工难免都会与公司分道扬镳。
放到古代出现这种情况,叫功高震主,要么被杀头抄家,要不就是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