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大数据风险-外汇
6月收到税务局推送的一条短信,我们公司服务的其中一家客户存在涉税风险,要求单位及时的自查更改。
登录电子税务局查看,是因为23年该公司有一笔外汇汇出,大数据分析认为可能存在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自查并将自查结果反馈给税务局。
这个公司是销售手提包的,从日本进口的手提包,然后在天猫网店上销售,进货需要给日本公司支付货款,23年支付的外汇就是货款,所以我们在电子税务局上把情况说明也就没事了。
这几年一直都在宣传税务局要上金税四期,而且作为从业人员,也确实感受到了金税四期的威力。这次的风险提示是很容易就解决了,但是通过这件事,至少也能推导出一些问题。
税务局能了解到公司23年有一笔不超过5万元的对外支付,说明税务局已经接通了银行或者外汇管理局的数据,个人觉得这次的数据是从外汇管理局获取的。
银行的数据或许还没有打通,或许已经打通,但是引而不发,就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推出。
但是不管哪种情况,各个部门的数据互相推送是大势所趋,这几年国家一直就在推进这件事,而且切实很多部门的数据已经能互相流转了。
比如我们给客户代办注册公司,我们在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信息之后,市场监督管理局会根据提交的注册信息,分别推送到税务局、社保局、公积金管理中心、商委、食药监局、海关等部门。
再比如我们给客户代办注销手续,当我们办理完营业执照注销之后,市场监督管理局就会马上把信息同步给银行,银行就会把公司的账户锁定,账户里的余额就无法通过网银转出,只能最后销户的时候转到指定的法人或股东账户。
说回到税务部门,我们有理由相信税务也能获取到其他部门的信息,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纳税情况。
久华建议往后的企业经营过程中,各位老板还是尽量要做到合规经营,不要给自己的企业留下隐患。以前可行的一些偷税漏税的行为,在现在税务大数据的分析下就会无所遁形,现在很多企业被倒查补税,就是金税系统发力的结果。